評論摘要(共 0 條,得分 0 分,平均 0 分)
查看完整評論
當前位置:濟南創遠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→ 認證中心 → 產品認證 → CMA計量認證
給藥器具檢驗檢測實驗室建設標準如下,一般流程及預算?
。
3.2 安全防護措施
給藥器具檢驗檢測實驗室的安全防護是重中之重,需建立多層次的安全保障體系:
化學品安全:實驗室必須為危險化學品提供符合標準的儲存空間,最好是防爆試劑柜或專用危化品庫房,并嚴格遵循雙人雙鎖管理制度。使用危險化學品時,應在通風柜內進行,并配備必要的個人防護裝備(PPE),如防護眼鏡、手套、實驗服
。
生物安全:若涉及微生物檢測,實驗室需根據操作對象的危險度等級,相應遵循GB 19489和GB 50346等生物安全實驗室建筑技術規范。這可能涉及生物安全柜、高壓滅菌器、以及嚴格的人員培訓和操作規程
。
緊急防護設施:實驗室內部(尤其在危險操作區域附近)必須配備緊急沖淋裝置和洗眼器,其服務半徑應在30米內,并保證水質清潔、水流充足。應在明顯位置設置滅火器、火災報警按鈕和煙霧探測器,并定期檢查其有效性。此外,還應配備急救藥箱和應急通訊設備
。
訪問控制與標識:實驗區與辦公區應良好隔離,并加貼“實驗受控區”等標識。非實驗室人員未經批準不得進入檢驗區域,若需進入應在實驗室人員陪同下進行
。所有危險區域和物品都應貼上清晰的安全標識,符合GB 2894的要求。
3.3 環境保護與廢棄物處理
實驗室的運營必須體現環保責任,防止對外部環境造成負面影響:
廢水處理:實驗室應設立獨立的給水、排水系統。對于含有化學、生物有害物質的實驗廢水,必須經過預處理,達到GB 8978《污水綜合排放標準》 或其他相關標準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網。嚴禁將有害廢水直接倒入下水道
。
廢氣處理:實驗過程中產生的有害廢氣(如有機溶劑蒸氣、酸霧等)不能直接排放到大氣中。應通過通風排氣系統收集,并視成分采用吸附、吸收、凈化等處理方式(如使用活性炭吸附塔、噴淋塔等)后,再向高空或下水道(適當處理后)排放
。
固體廢棄物管理:實驗室廢棄物需分類收集。銳器(如針頭、碎玻璃)應放入防刺穿的專用銳器盒。化學廢液應使用專用容器收集并明確標識。生物廢棄物應經過高壓滅菌等無害化處理。所有危險廢物的暫存應符合GB 18597《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》,并交由有資質的專業機構進行最終處置
。
通過對環境條件的精準控制、對安全風險的嚴密防護以及對環境責任的切實履行,給藥器具檢驗檢測實驗室才能成為一個安全、可靠、合規且可持續運行的現代化實驗場所。